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0—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武旭  王勃砚  任伟  屠学博  张有贤
作者单位: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lzujbky-2017-it103 资助;
摘    要:黄河流域甘肃段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明确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对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利用2000—2022年的遥感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通过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变异系数、Hurst指数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2000—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良、中等和差等级为主,其中,改善区域占总面积的87.5%,退化区域占12.4%。研究区内76.5%的区域生态稳定性较高,而23.6%的区域生态稳定性较低。预测未来研究区内有64.2%的区域可能面临生态退化的风险。年降水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海拔、年均温和土地覆盖等因子共同作用,各因子的交互显著增强了对生态环境变化的解释力。本研究可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收稿时间:2024-10-22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