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GeB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引用本文:巩元勇,赵丽华,闫 飞,朱丽红.大豆GeB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广西植物,2022,42(2):294-303.
作者姓名:巩元勇  赵丽华  闫 飞  朱丽红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682);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与治理创新研究团队专项经费(035200179); 攀枝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种子资金“双创”项目(2019-46)[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301682); Special Fund for Research Tea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Dry 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035200179); “Double Creation” Project of Seed Fund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Development Co., Ltd.(2019-46)]。
摘    要:GeBP转录因子调控植物表皮毛的生长发育,并且参与控制植物叶片的发育。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豆全基因组范围内搜索GeBP基因家族,并从氨基酸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的物理分布、系统进化、序列比对、功能结构域、组织表达情况等基本特征方面对GmGeBP基因家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共获得9个GmGeB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其中仅2个基因含有内含子,且都只有1个内含子,表明该家族成员基因构造比较简单但稳定。(2)GmGeBP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39.65~49.24 kD,理论等电点为4.65~9.08;这些成员基本上都是酸性氨基酸,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3)这9个基因不均匀的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10和20号染色体上分别分布2个GeBP基因,3、5、13、15、19号染色体上各分布1个基因。(4)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豆与拟南芥对应的GeBP成员亲缘关系较近,分别聚类到4个分支,而与水稻的距离较远。(5)结构域分析表明,9个GmGeBP成员都包含DUF573结构域,推测该部分在GeBP转录因子中很可能是与靶标基因顺式作用元件互作的结构域。(6)通过分析大豆GmGeB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组织表达,发现不同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该文对大豆GeB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分析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表皮毛发育的分子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 键 词:大豆  GeBP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  组织表达
收稿时间:2020/11/30 0:00:0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