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模型膜实验方法在β淀粉样蛋白与细胞膜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与改进
作者姓名:石镜明  白彩娟  李岩松  张海骄  孙正启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陕西 咸阳712082; ; 西藏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拉萨85000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度专项科学研究项目(No. 18JK118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1660243)
摘    要: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eptide,Aβ)与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病(Alzheimer disease, AD)重要的风险因素。模型膜研究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和更新持续至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Aβ插膜后聚集状态与Aβ融合到脂质体膜聚集状态的差异,Aβ插膜后形成微通道的时间及与磷脂成分的关系等。本文试图解析这两个问题,同时,系统地总结出常用的和更新的模型膜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单层膜插膜及电镜样品的制备,脂质体制备方法的改进,脂质体膜上Aβ42经过高盐及酸清洗后的Western 印迹检测,ANTS-DPX研究脂质体泄漏等。研究结果显示:(1)胞外及膜内Aβ42单体与脂质体膜作用后的聚集状态存在差异,Aβ42单体插膜后更容易聚集成纤维,而膜内融合的Aβ42呈现寡聚体形式;(2) Sepharose CL-4B柱过滤比微型挤出器制备的脂质体更加均一分散;(3)Aβ42在膜上形成微通道很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与脂质体的磷脂种类相关。这些方法为Aβ42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实用的研究手段,同时也为其他膜蛋白质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办法。研究结果使β淀粉样蛋白代谢过程更加清晰。

关 键 词: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单层膜  脂质体  微通道
收稿时间:2019-08-27
修稿时间:2019-10-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