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浓度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曹春晖 孙世春 王学魁 刘文岭 梁英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3;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3 3.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D407306-2);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9JCZDJC25400);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3605511) |
| |
摘 要: |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锰浓度(10-12-10-4mol/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锰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NPQ)均有显著影响(P0.05);米氏凯伦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细胞密度在10-12-10-8mol/L锰浓度间随着起始锰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8-10-4mol/L锰浓度间随锰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4mol/L锰浓度组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锰浓度对荧光参数的影响与锰浓度范围和生长时期有关,当锰浓度为10-12-10-8mol/L时,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在第3-9天随着起始锰浓度的增加而升高,Fv/Fm和Fv/Fo在第2-7天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qP值在整个培养周期内随锰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各浓度组的NPQ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第3天开始至实验结束,10-4mol/L浓度组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细胞密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荧光参数(Fv/Fm、Fv/Fo)、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密度与锰浓度的相关性则随着锰浓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从第4天开始至培养结束,细胞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锰浓度(10-8-10-4mol/L)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探讨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赤潮藻研究中的应用。
|
关 键 词: | 米氏凯伦藻 锰浓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细胞密度 |
收稿时间: | 2010-01-25 |
修稿时间: | 2010-04-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