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泡刺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和志娇,和加卫,杨正松,程在全,杨燕林,李燕,黄杏娥. 红泡刺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31(12) |
| |
作者姓名: | 和志娇 和加卫 杨正松 程在全 杨燕林 李燕 黄杏娥 |
| |
作者单位: |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云南 丽江6741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23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云南 丽江,674100 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2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 |
| |
摘 要: |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红泡刺藤的12个居群共242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6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57个位点,其中236个是多态性位点,占91.83%.(2)红泡刺藤居群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平均每个位点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50%,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67,Nei's遗传多样性为0.177,Shannon's多态信息指数为0.296;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1.4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05,Nei's 遗传多样性为0.127,Shannon's多态信息指数为0.202.(3)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2815,AMOVA分析居群间遗传变异占总量的34.47%,二者结果相近,说明红泡刺藤居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65.53%,基因流为1.2762.(4) Mantel检测显示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和二维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红泡刺藤居群可分为2个居群组,即金沙江居群和维西居群为一个类群,其他居群为另外一大类,表明生态地理条件相似的居群优先集中.
|
关 键 词: | 红泡刺藤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
ISSR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Rubus niveus Thunb.Population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