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群落林下木本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吕浩荣  刘颂颂  朱剑云  叶永昌  陈红跃  莫罗坚
作者单位:1.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东莞,523106;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
2.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东莞,523106;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3.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东莞,523106
4.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资助项目 
摘    要:华南地区的风水林是乡村聚落的一种特色林分, 具有守护村庄的象征意义。在过去的数百年中, 风水林在乡村的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下而受到保护, 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有着重要作用。为揭示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的影响, 我们选择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同一林分起源的3个具有相似地形的风水林, 研究了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其林下木本植物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多响应置换过程(multi-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s, MRPP)分析表明, 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风水林林下木本植物组成(P = 0.001, A = 0.3886), 沿着干扰由弱至强的梯度呈现出中生性植物减少、阳生性植物递增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重度干扰>中度干扰>轻度干扰, 但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 3个风水林群落相互间的林下物种相似性降低, 物种替代率呈增加趋势。双向聚类分析较好地反映出林下物种因受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影响而表现出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指示种分析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干扰强度下具有显著指示值(IV ≥60)的指示种。综合分析表明, 人为干扰有利于阳性物种在风水林内定居生长, 并明显地改变了林下木本植物组成, 但未能引起物种多样性的显著差异。此外, 找出对人为干扰产生关键生态响应的林下指示种, 对增进风水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生态系统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 键 词:干扰  风水林  林下植物  多样性保育  指示种
收稿时间:2009-06-3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