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化学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齐月  李俊生  闫冰  邓贞贞  付刚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875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8015005-002)
摘    要:农田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草剂的大量施用对其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化学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中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并分析归纳了其影响机制。除草剂的施用会使敏感植物减少, 抗药性植物增多, 从而改变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植物物种组成, 并使其趋同化, 降低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以致植物功能群单一化, 群落稳定性下降。除草剂的主要影响机制是杀死植物或改变其生长代谢、抗性、繁殖等, 改变生境, 并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产生协同影响。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影响程度不同, 且不同物种间、不同群落间的响应也存在差异。我国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持续增长, 应加强除草剂对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重视除草剂使用历史记录和野生植物的长期监测, 以及除草剂使用规范和相关政策法律研究, 更好地保护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关 键 词:化学除草剂  农田生态系统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植物功能群  影响机制  
收稿时间:2015-07-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