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种群植物水松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陈雨晴 朱双双 王刚涛 文香英 黄向旭 周联选 王瑞江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5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及湿地保护专项资金;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全球水松保护项目。 |
| |
摘 要: | 极小种群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on ex D.Don)K.Koch)是著名的孑遗植物,被列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等级,且种群数量仍在继续减少。水松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东南地区以及越南和老挝。本研究对我国42个水松种群周边植被、种群健康状况、群落干扰类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等进行了调查,采用系统发育多样性相关指数对该物种所在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对水松种群状况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人为干扰对所在群落的影响越严重,种群的健康状况愈差;具有较高系统发育多样性水平(PD值)的群落内水松种群状况良好;入侵物种的存在会使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聚集,系统发育多样性水平降低。因此,在对水松种群进行保护时,要尽量减少群落中人为恶性干扰因素和外来植物的入侵威胁,以增强水松种群和个体的健康水平,维持群落系统发育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水松种群抵抗力和恢复力的稳定性。
|
关 键 词: | 极小种群 系统发育多样性 保护生物学 水松 中国 |
收稿时间: | 2016-12-06 |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