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雪地生活跳虫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张兵  倪珍  常亮  武海涛  孙新  吴东辉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67,41171047,31200331);吉林大学博士研究 生交叉学科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12JC015)
摘    要:雪地生活跳虫主要是指能在雪地环境中(雪面上,雪层下和雪层中)活动的跳虫,它们的共性是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跳跃、取食等活动,对低温和干旱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对雪地生活跳虫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积雪和冰雪覆盖地区跳虫类群的野外生存行为和生理特征,以及跳虫在恶劣气候环境的生活方式。世界上对雪地生活跳虫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分类学,生理学,生物气候学三个部分。雪地跳虫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环北极地区,高山地区和南极地区。部分跳虫种类在冬季低温的环境下活动能力很强,目前已报道的能在雪地中生活的跳虫达70余种(不包括南极地区)。与在其他季节活跃的跳虫相比,有些冬季活跃的跳虫具备特殊的形态结构,而且有些冬季活动的跳虫具有夏眠特性。冬季活跃跳虫通常具有适应冬季低温生存环境的能力,其耐寒和耐干旱的生理机制已被阐明,但其分子生物学机理尚未完全揭示清楚。雪面上活动的跳虫能够利用太阳光做向导进行连续的定向迁徙,以此穿越大的地理障碍,选择更加合适的生活栖息地以及进行基因交流。冬季活动的跳虫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其在雪面上的个体数量与风、温度和气压相关,而且受季节影响较大,多出现在冬末气候温和的时候。总结了雪地生活跳虫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列出了已报道种类和分布,介绍了迁徙和取食等行为以及耐寒冷和耐干旱等生理研究等,以增加对跳虫类群生物生态特性的认识。

关 键 词:跳虫  雪地  生理  行为  食性  迁徙
收稿时间:2013-07-15
修稿时间:2013-12-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