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太湖水色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姓名:乐成峰  李云梅  张运林  孙德勇  伍蓝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6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利用太湖全湖64个采样点的数据,分析了各水色因子及真光层深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在全湖间的差异最大,其变化范围为1.67~159.94μg.L-1,均方差为41.03μg.L-1,在梅梁湾、竺山湖、夹浦港和小梅口附近湖区,叶绿素a浓度较高且空间变化明显,等值线在这些湖区密集分布;悬浮物浓度变化次之,其含量在6.47~143.47mg.L-1之间变化,均方差为31.63mg.L-1,其在大浦港和小梅口入湖口附近湖区的空间变化明显,等值线分布密集;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在全湖变化较小,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真光层深度受悬浮物和叶绿素的共同影响,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悬浮物相反.

关 键 词:小糠草  刈割强度  红光/远红光比例  无性繁殖  
文章编号:1001-9332(2007)11-2491-06
修稿时间:2006-12-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