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鼠脊髓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Ⅲ.脊髓局部损毁后电位的变化及电位来源分析
引用本文:刘连生,王福庄.大鼠脊髓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Ⅲ.脊髓局部损毁后电位的变化及电位来源分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4).
作者姓名:刘连生  王福庄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摘    要:本文描述了大鼠脊髓L_1节段后柱、后索、侧索和前角的诱发电位及其损伤后的变化,并观察了切断L_4、L_5脊神经背、腹根与横断高位颈髓对电位的影响,以进行行电位来源分析。结果可见,上述四个区域的诱发电位基本由早反应三相波和晚反应组成。分别电解损毁这些部位后,电位波幅均普遍降低,晚期反应较早反应降低明显。后柱或后索受损对电位影响最大。局部损毁后可见L_1及T_(13)水平的硬膜上电位改变明显,尤其晚反应减弱、波峰平坦。反应时值与潜伏时未见明显改变。切断L_4脊神经背、腹根后、电位基本消失。去大脑对电位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起源于低位腰段传入神经和脊髓内多通路的兴奋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受腹根逆行活动的影响,与大脑及脊髓下行传导束活动无直接联系。脊髓诱发电位的幅度与波形改变可作为脊髓损伤的判断指标之一。

关 键 词:脊髓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坐骨神经  电解损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