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苏俊 刘志增 |
| |
作者单位: |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保定0710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哈尔滨150086,保定071000 |
| |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攻关计划 |
| |
摘 要: |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泰来的两点试验,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444和丹340为测验种,对从群体品综1号、中综3号和陕综5号选育的18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以探讨群体选系在我国东北早熟玉米区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陕综5号群体选系HR14、HR17和HR15、中综3号选系HR9和HR8、品综1号选系HR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供试的72个组合中HR15×丹340、HR17×丹340、HR9×Mo17、HR14×丹340、HR7×B73、HR8×B73、HR6×444、HR5×丹340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对照优势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依据特殊配合力及对照优势分析,中综3号选系与旅大红骨群、陕综5号选系与兰卡斯特群、品综1号选系与瑞德群遗传关系较近。结合育种实践,在我国北方早熟春玉米区陕综5号×旅大红骨、中综3号×瑞德或兰卡斯特、品综1号×旅大红骨或唐四平头可能组成较大利用潜力的杂种优势模式。
|
关 键 词: | 玉米 合成群体 配合力 杂种优势 |
收稿时间: | 2007-03-10 |
修稿时间: | 2007-07-3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