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筛选出的14对SSR引物,对4省5个地区的153份盐肤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进行遗传关系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对SSR引物在153份样本中扩增出105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到的等位位点数为7.5个。盐肤木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06~0.413,平均值为0.316;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356~0.600,平均值为0.484。5个居群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5~1.556,Nei’s多样性指数(H)0.197~0.316,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302~0.467,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变化范围0.122~0.489,平均值为0.257,基因流的变化范围(Nm)为0.522~3.594,平均值为1.445(Nm>1)。 结果表明,盐肤木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25.7%的总体变异发生在居群间,74.3%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即盐肤木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存在着较频繁的基因交流。遗传多样性系数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居群被聚为两类,盐肤木优先以居群聚类,盐肤木的遗传关系与地理位置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以对盐肤木后期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