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花杓兰云南中甸居群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的分析
引用本文:蔡凝枫,严宁,胡虹,刘涛. 黄花杓兰云南中甸居群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的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 2008, 30(1): 69-75
作者姓名:蔡凝枫  严宁  胡虹  刘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4
3.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摘    要: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云南中甸的6个黄花杓兰( Cypripedium flavum )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研究,其中两个居群用样方取样法分析其克隆空间结构.POPGENE软件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引物共产生104个位点,其中86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69%.黄花杓兰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物种水平上, He=0.2884, Ho=0.4312;居群水平上,P=64.59%, He=0.2449, Ho=0.3606),黄花杓兰居群的遗传分化不大( Gst=0.154),居群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 Nm=2.7460).居群的克隆多样性水平高( D=0.9638-0.9960,G/N=0.83-0.96),同一克隆的分株相邻,克隆生长延伸范围狭窄.黄花杓兰居群之所以保持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与其既能通过实生幼苗增加基因的杂合度,又能通过无性分株把杂合体固定下来有关.

关 键 词:黄花杓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克隆  AFLP  黄花  云南中甸  居群  遗传结构  克隆生长  软件分析  Diversity  Structure  Genetic  固定  杂合体  杂合度  基因交流  实生幼苗  狭窄  延伸范围  分株  遗传分化  遗传变异  百分率
文章编号:0253-2700(2008)01-069-07
收稿时间:2007-04-24
修稿时间:2007-04-24

Genetic Structure and Clonal Diversity of Cypripedium flavum (Orchidaceae) Populations from South-West China
CAI Ning-Feng,YAN Ning,HU Hong,LIU Tao. Genetic Structure and Clonal Diversity of Cypripedium flavum (Orchidaceae) Populations from South-West China[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8, 30(1): 69-75
Authors:CAI Ning-Feng  YAN Ning  HU Hong  LIU T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