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DNA条形码: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引用本文:裴男才,陈步峰.生物DNA条形码: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尺度和功能[J].生物多样性,2013(5):616-627.
作者姓名:裴男才  陈步峰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471);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RITFYWZX201208);“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1BAD38B0305)
摘    要:DNA条形码为现代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信息、标准的数据平台和通用的技术规程。本文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三方面简要梳理了生物DNA条形码近十年来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参照DNA条形码特征,将其生物学功能归纳为基本功能(如储备数据、鉴别物种)、延伸功能(如构建系统发育关系、服务特定行业、编制新一代生物图志)以及潜在功能(如物种整合)等三类。根据研究尺度,划分出类群(主要是专科专属类研究)、群落(以自然保护区和大型固定样地构成的生物群落)和区域(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等三个水平。列出了国际生命条形码组织开展的十大类研究项目,从系统与分类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发育进化生态学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DNA条形码方法涉及的若干重要科学议题,并指出在各学科应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潜力巨大,但还需在研究和论证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 键 词:条形码技术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信息数字平台  现代生物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