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冬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文晓 李小伟 黄文广 杨君珑 |
| |
作者单位: |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 750021;宁夏草原工作站, 银川 75002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31560154);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资助项目(NXYLXK2017A01);农业部草地资源监测项目(2016) |
| |
摘 要: | 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中国西北荒漠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耐干旱、抗逆性强,在水土和荒漠化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蒙古沙冬青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因子互作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26个自然种群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沙冬青根际土壤细菌隶属于15门、43纲、68目、123科、185属;主要优势细菌群为蓝菌门(Cyanobacteria)65.74%、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1.7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28%(相对丰度>2%);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17.48%、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4.76%、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3.28%。RDA分析显示:生态因子能够解释蒙古沙冬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52.69%的方差,其中年均降雨量(F=12.8,P=0.002)、纬度(F=5.1,P=0.016)、太阳辐射(F=5,P=0.02)是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荒漠生态系统中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蒙古沙冬青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生态因子 |
收稿时间: | 2020-03-19 |
修稿时间: | 2020-08-13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