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肿瘤患者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王道军  刘静  左名秀  王健生  夏平  赵山虎  张波  张佳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肿瘤外科 陕西 安康 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陕西 安康 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护理部 陕西 安康 7250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1;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胸外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0243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SF-244)
摘    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分析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同时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50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人数为40例,占比8.89%。共检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性杆菌28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均不耐药(0.00%),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100.00%)。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100.00%),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低(0.00%)。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免疫功能、化疗次数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均与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2次、免疫功能低下、化疗次数≥5次以及合并糖尿病均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ICC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应针对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以降低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关 键 词:肿瘤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收稿时间:2019-07-07
修稿时间:2019-07-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