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广西蚕沙细菌组成多样性解析和VBNC菌群的发掘
作者姓名:张艳军  陈宝婷  张玉梅  张逸飞  朱宝琳  苏盼  丁林贤  谢乃钧  张萍华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 靖西 533800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9C130002);浙江省肠道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KLGM011)
摘    要:【目的】解析广西蚕沙中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为蚕沙中菌种资源发掘和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同时利用常规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基于复苏促进因子(Rpf)的MPN培养系统解析并筛选蚕沙中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优势菌群,并经16SrRNA基因测序对筛选得到的菌株作初步分类鉴定。【结果】高通量测序表明,广西蚕沙样品中细菌归属于10个门、18个纲、27个目、57个科、96个属,其中4个属的丰度达1%以上,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共获得14个属的33株可培养细菌,其中4个属(Citrobacter、Weissella、Chitinophaga、Pseudoclavibacter)在高通量测序中未被检测到;而在MPN培养系统中,基于复苏促进因子的处理组细菌总数最大检出丰度提高了100倍,并从中共检出21株对Rpf敏感的VBNC菌株,其中6个属(Paenibacillus、Caulobacter、Roseomonas、Pantoea、Erwinia、Acine...

关 键 词:复苏促进因子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高通量测序  蚕沙  细菌多样性
收稿时间:2020-01-08
修稿时间:2020-03-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