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产卵前、后蟾蜍(B.bufo gargarizans)输卵管磷酸酶和粘多糖类的消长变化及其和卵胶形成的关系
引用本文:朱洪文,秦国强.产卵前、后蟾蜍(B.bufo gargarizans)输卵管磷酸酶和粘多糖类的消长变化及其和卵胶形成的关系[J].动物学报,1957(4).
作者姓名:朱洪文  秦国强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生物学系,南京大学生物学系
摘    要:Bataillon(1929,1930)和朱洗等(1942,1950,1956)曾报告过两棲类卵的受精和卵胶膜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都证明蛙和蝾螈的卵,如没有外面的胶膜或用人工方法去除胶膜后都没有受精能力。由此可见,两棲类卵外的胶膜对受精作用是有很重要意义的。关于蟾蜍卵胶在受精时的机制问题,Kambara(1953)和朱洗等(1956)已作过报道。Kambara证明去掉胶膜后的蟾蜍卵,如在卵的表面涂上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