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强化净化氨氮污染水体及其微生物群落解析 |
| |
作者姓名: | 吕鹏翼 罗金学 韩振飞 黄占斌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 2014ZX07204-005);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 ZDRW-ZS-2016-5) |
| |
摘 要: |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条件及挂膜方式下生物膜法对氨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方法】设置空白(Blank)、自然成膜(Raw)、预附脱氮菌强化挂膜(PCC)3组生物膜反应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分析方法对生物膜反应器转化氨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进行动态解析。【结果】在C/N=1:1时,除PCC在起始阶段短暂具有较高的氨氮脱除效率外,Blank、Raw和PCC最终均表现出较低的氨氮转化效率(10%-20%)。改变C/N=2:1后,Raw和PCC对人工合成污水中NH4+-N的转化率均提高至95%以上,而且Raw与PCC的群落结构在C/N=2:1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优势菌群主要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和硝化螺菌纲(Nitrospira)。【结论】C/N是影响生物膜反应器氨氮去除效果及驱动生物膜反应器中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的重要因子。
|
关 键 词: | 生物膜强化净化 T-RFLP 微生物群落 氨氧化 异养硝化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