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灰色链霉菌中存在质粒及其和链霉素生物合成的关系
引用本文:薛禹谷,董可宁,李敏,祝英芳,杨乃权.灰色链霉菌中存在质粒及其和链霉素生物合成的关系[J].微生物学报,1978,18(3).
作者姓名:薛禹谷  董可宁  李敏  祝英芳  杨乃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华北制药厂 石家庄
摘    要:灰色链霉菌 No 45-706 (Val-)经36℃处理后,100%的菌落都不能形成气生菌丝,在28℃经多次传代培养,气生菌丝生长受抑制的突变株的出现最终频率为9.0%,而同时氨基酸缺陷型(Val-)回复突变率是6.63×10-6。高温突变株No 45-3 (bald)经自发和NTG诱发突变,均未得到气生菌丝回复生长的菌落,但当用NTG处理菌株No 45—706(Val-)时,却得到了1.26×10-6的缬氨酸营养缺陷回复突变率。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