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引用本文:窦寒梅,赵锐锋,陈喜东,石晶,王景发,刘福寿.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4(2):469-479.
作者姓名:窦寒梅  赵锐锋  陈喜东  石晶  王景发  刘福寿
作者单位: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47,41761043);;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YF3FA042);
摘    要:基于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思维识别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土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典型西北干旱区城市——张掖市为例,采用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电路理论、生态敏感性及生态退化评估等方法从生态网络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两方面构建“生态网络-生态敏感性-生态退化”研究框架,识别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并提出修复策略。结果表明:张掖市生态修复优先区集中在生态脆弱且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河流沿岸人工防护林带及平原-荒漠-绿洲过渡带。研究区生态网络包括39个生态源地和99条生态廊道,高度敏感区和退化区面积分别为1595.40和6.65 km2。基于生态网络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31个生态夹点、7个障碍点及753.56 km2生态源地,这些区域向内关乎生态网络的连通,向外维持着生态系统稳定,是未来着重修复的区域。本研究遵循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理念,提出了综合生态网络内部缺陷和外部威胁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思路,可为张掖市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及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关 键 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网络  生态敏感性  生态退化  西北干旱区  张掖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