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魏夏新 熊俊芬 李涛 文炯 曾希柏 余德海 |
| |
作者单位: | 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昆明 650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3.国家农业环境岳阳观测实验站, 湖南岳阳 41410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2)资助 |
| |
摘 要: | 有机物料还田是提升农田土壤有机碳、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为探讨不同有机物料的还田效果,采用室外培养方法,研究了在等碳输入条件下,施用水稻秸秆、紫云英、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洞庭湖双季稻区潮土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180 d的培养试验,与不施用有机物料相比,施用有机物料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处理分别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升了26.1%、9.7%和30.7%,水稻秸秆和紫云英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应在试验期间并不显著。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更有利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积累,猪粪更有利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积累,生物有机肥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积累,水稻秸秆生物炭则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轻组有机碳的积累。与水稻秸秆还田相比,紫云英、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还田使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31.8%、111.6%、62.2%和50.7%。从土壤固碳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来看,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的还田效果优于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
|
关 键 词: | 有机物料 稻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组分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收稿时间: | 2019-11-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