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微生物互营产甲烷过程中的种间电子传递
作者姓名:张瀚云  周瑾洁  张翠景  李猛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古菌生物学研究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60;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105,32225003,42007217,4220714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TQ0212)
摘    要: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是典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也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组成。大气中约74%的甲烷由产甲烷古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互营产生,种间电子传递(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IET)是微生物菌群降低热力学能垒、实现互营产甲烷的核心过程。IET可分为间接种间电子传递(mediated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MIET)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DIET)两种类型,其中MIET依赖氢气、甲酸等载体完成电子的远距离传输,而DIET则依赖导电菌毛、细胞色素c等膜蛋白,通过微生物的直接接触实现电子传递。本文将从IET的研究历程出发,从电子传递机制、微生物种类、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对微生物互营产甲烷过程中的两种IET类型进行比较,最后对未来待探索的方向进行展望。本综述有助于加深对微生物互营产甲烷过程中IET的理解,为解决由甲烷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微生物互营  种间电子传递  厌氧产甲烷  种间氢/甲酸传递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收稿时间:2022-08-03
修稿时间:2022-12-22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