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韩惠芳  宁堂原  田慎重  王瑜  王丙文  仲惟磊  李增嘉  田欣欣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D15B07, 2007BAD89B09-9); 2008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803-028)
摘    要:于2008年夏玉米(Zea mays)生长期间,在连续5a秸秆全量还田的免耕、旋耕、耙耕、深松和常规耕作试验地中,研究了杂草总密度、优势杂草种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杂草生物量和夏玉米产量。调查共记录杂草种类13种,秸秆全量还田时,免耕显著提高杂草的总密度;无秸秆还田时,常规耕作的杂草密度高于免耕、旋耕、耙耕和深松。秸秆全量还田后,免耕和深松条件下,杂草优势种为马唐和旱稗,旋耕和耙耕条件下为马唐、旱稗和牛筋草;常规耕作条件下,优势杂草为马唐、苘麻、旱稗和香附子。无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和常规耕作增加了杂草优势种的数量。秸秆全量还田后,免耕、耙耕和深松等耕作措施导致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均较高。无论哪种耕作条件,5a连续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其中尤以常规耕作秸秆全量还田处理产量最高,且田间杂草的生物学产量与夏玉米的生物学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 键 词: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杂草  夏玉米(Zea mays)  生物多样性  产量
收稿时间:2009-01-05
修稿时间:2009-04-2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