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强光环境条件下3种沙地灌木的光合生理特点 |
| |
引用本文: | 蒋高明,朱桂杰. 高温强光环境条件下3种沙地灌木的光合生理特点[J].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5): 525-531 |
| |
作者姓名: | 蒋高明 朱桂杰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G1998010100)、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B项目(K2951-B1-108)和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KSCX108-02) |
| |
摘 要: | 比较研究了3种沙地灌木羊紫(Hedysarum fruticosum var.mongloicum)、油蒿(Artemisia ordosia)和沙柳(Salix pasmmophylla)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春季)以及高温强光(炎热的夏季)的光合气体交换特点。前两种灌木为自然分布的种类,后一种为人工插条栽植的种类,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PFD)、叶面温度(Tleaf)、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率(Fv/Fm)等参数每隔2h进行1次测量,羊柴和油蒿分别比沙柳具有高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高叶温(>46℃)和强日辐射光(PPFD>2100μmol.m^-2.s^-1)下这种差异更明显。在光合作用日进程中,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气孔开度的影响。沙柳的光合作用在高温条件下受到严重的抑制,表现在光合产物的负积累(以呼吸消耗为主),炎热夏季沙柳的光合净积累仅在早上进行,沙柳的最大量子产率在16:00左右最低,表明这一阶段光系统Ⅱ受到抑制,但这种作用至晚间消失。在炎热夏季,荒漠灌木的光合作用日动态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双峰型,而在春季则为单峰型,且夏季的第一个峰值比春季的峰值早2h左右。实验表明高温造成了沙柳光合作用的严重抑制,而天然种类羊柴和油蒿则在相同的环境下更抗高温与强光辐射。沙柳在春季适宜的环境下积累光合产物,而大炎热夏季则以维持其生长为主,光合生理特征表明柳不适合在强光与高温等严酷环境下生存,毛乌素沙地沙柳群落经一定时间后开始腿可能与此有关。
|
关 键 词: | 沙地灌木 高温强光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光系统Ⅱ 最大量子产率 光合生理 |
修稿时间: | 2000-11-15 |
EFFECTS OF NATURAL HIGH TEMPERATURE AND IRRADIATION ON PHOTOSYNTHESIS AND RELATEDPARAMETERS IN THREE ARID SANDY SHRUB SPECIE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Sandy shrubs High temperature High irradiance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F_v/F_m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