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及三氯乙烯驯化对垃圾填埋场覆盖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赵天涛 何芝 张丽杰 邢志林 高艳辉 彭绪亚 |
| |
作者单位: | 1.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054;;2.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 400030;;3.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4 |
| |
基金项目: |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522, 41502328)、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项目(cstc2015jcyjB0015)和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X2015229)资助 |
| |
摘 要: | 对典型垃圾填埋覆盖土进行CH4原位富集和三氯乙烯(TCE)驯化,研究了其生物氧化能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覆盖土CH4氧化速率为0.20~0.87 μmol·g-1 soil·h-1,TCE降解速率为0.009~0.013 mg·L-1·h-1,其中山东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土样甲烷氧化活性高于广东、上海和重庆地区土样.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α多样性和驯化前后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在所有被注释的操作分类单元聚类结果中,细菌OTUs分配为39个门,85个纲,562个属,富集驯化后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仍为各土样的优势菌群,所占比例之和高于77.4%;γ-变形杆菌纲、β--变形杆菌纲、α-变形杆菌纲、放线菌纲和酸杆菌纲所占比例之和高于26.5%.嗜甲基菌属、厌氧绳菌属、节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经TCE驯化后,其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表明在覆盖土氯代烃生物降解过程中,除了被广泛认可的甲烷氧化菌异养共代谢机制以外,还存在非甲烷共代谢机制和氯代烃自养降解机制.
|
关 键 词: | 垃圾填埋场覆盖土 三氯乙烯(TCE) Illumina MiSeq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
收稿时间: | 2016-08-07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