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温州南部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作者姓名:董静瑞  水柏年  胡成业  水玉跃  杜肖  田阔
作者单位: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浙江舟山 316000;;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3.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浙江舟山 316000;;4.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实验室, 浙江宁波 3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6075)、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C25018)和海洋科学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项目资助
摘    要:国内对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鸟类和游泳动物群落等方面,而针对鱼类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渔获物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Ф)等方法对主要鱼类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域共鉴定出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其中优势种4种,重要种9种,共占17%.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按生态位宽度将主要鱼类划分为2类:第1类广生态位种包括龙头鱼、棘头梅童鱼、日本鳀、镰鲳、白姑鱼、六指马鲅、蓝圆鲹和带鱼;第2类狭生态位种包括海鳗、六丝矛尾鰕虎鱼、宽体舌鳎、小黄鱼和鳓.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0.90,表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较窄的宽体舌鳎和海鳗,其重叠值相对较高,说明两个物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利用VR分析得出主要鱼类间的关联性呈显著正相关.鉴于Ф值能降低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联结性分析的影响,故采用Ф值测定,得出63个种对为正联结,种间联结性和生态位两者分别与群落结构稳定和群落更替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关 键 词:生态位  生态位分化  种间联结  鱼类
收稿时间:2016-09-21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