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2个主栽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张林 张梦雅 高颖 许换平 刘成 刘建军 闫红飞 刘大群 |
| |
作者单位: | 1.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济南,250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12770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520410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CXGC2016B01)和泰山学者种业计划 |
| |
摘 要: | 本研究旨在明确山东省12个小麦主栽品种(系)抗叶锈性及抗叶锈基因,为小麦品种推广与合理布局、叶锈病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利用2015年采自山东省的5个小麦叶锈菌流行小种的混合小种对这些材料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然后选用15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对这些品种(系)进行苗期基因推导,并利用与24个小麦抗叶锈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30个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抗叶锈基因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山东省12个主栽小麦品种(系)苗期对该省2015年的5个小麦叶锈菌混合流行小种均表现高度感病。通过基因推导与分子检测发现,济南17含有Lr16,矮抗58和山农20含有Lr26,其余济麦系列、烟农系列、良星系列等9个品种(系)均未检测到所供试标记片段。此外,本研究还对山东省3个非主栽品种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中麦175含有抗叶锈基因Lr1和Lr37,含有成株抗性基因;皖麦38只检测到Lr26,济麦20未检测到所供试标记片段。综合以上结果,山东省主栽小麦品种(系)所含抗叶锈基因丰富度较低,尤其不含有对我国小麦叶锈菌流行小种有效的抗锈基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今后育种工作应注重引入其他抗叶锈基因,提高抗叶锈性。
|
关 键 词: | 小麦 叶锈病 抗叶锈基因 基因推导 分子检测 |
收稿时间: | 2016-11-30 |
修稿时间: | 2016-12-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