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放养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郑有坤 刘凯 熊子君 苗翠苹 陈有为 徐丽华 赵立兴 |
| |
作者单位: | 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南微生物多样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U0932601,21062028);云南大学校基金项目(No. 2010YB001) |
| |
摘 要: | 【目的】了解大水面放养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分别对云南滇池紫根水葫芦放养区(ZW)、野生型普通水葫芦放养区(PW)、未放养水葫芦对照区(CK)水体中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其16S r R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ZW、PW、CK 3种水体分离得到54、49、40株菌落形态差异的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7、3.07、2.73,细菌数量分别为1.35×107、8.35×106、2.70×106 CFU/L。16S r RNA序列分析表明,ZW、PW、CK 3种水体可培养细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α亚群(Alphaproteobacteria,35.1%、32.4%和4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8.9%、32.4%和20%)、变形菌门β亚群(Betaproteobacteria,13.5%、5.9%和16.0%)、变形菌门γ亚群(Gammaproteobacteria,13.5%、14.6%和12.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3.5%、8.8%和8.0%)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2.7%、5.9%和4.0%)。在属的水平上,3种水体仅有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红细菌属(Rhodobacter)、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链霉菌属(Steptomyce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10个属的细菌为共有菌属。【结论】大水面放养水葫芦提高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改变了细菌的群落结构。
|
关 键 词: | 水葫芦 富营养化 滇池 可培养细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