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大豆花荚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 |
作者姓名: | 王燕平 任海祥 王晓梅 宗春美 孙晓环 齐玉鑫 侯国强 郭数进 李贵全 |
| |
作者单位: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
| |
基金项目: |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03110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65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10003) |
| |
摘 要: |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大豆花荚期抗旱表现,挖掘抗旱种质资源,在称重法人工控水条件下,通过干旱棚盆栽试验,在大豆植株的花荚期,测定22个品种(系)的茎粗、株高、分枝数等与抗旱相关的18个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各项指标的干旱胁迫系数作为衡量抗旱性的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大豆花荚期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抗旱系数都存在一定的变异,且变异系数均大于1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82%,可代表大豆抗旱性84.82%的原始数据信息,利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进行聚类,可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抗旱性强、中和弱3种类,晋大78、晋大74、晋大70和晋大73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晋大75、扁茎豆、黑珍珠抗旱能力弱;其他15个品种(品系)具有中等抗旱能力。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聚类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可避免单一性状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为大豆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品种选育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鉴定方法。
|
关 键 词: | 大豆 水分胁迫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
收稿时间: | 2014-03-11 |
修稿时间: | 2014-06-3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