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真棉蚧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与化学成分特征 |
| |
作者姓名: | 谢映平 薛皎亮 郑乐怡 |
| |
作者单位: |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柑橘真棉蚧Eupulvinariacitricola(Kuwana)(半翅目:蚧科)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和卵囊蜡质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发现:该蚧雌虫背面腺体分泌湿蜡,在体表面形成薄的半透明蜡壳,背面蜡壳分为6个小区,表面由湿蜡凝结成片状和蜡块状构造。雌成虫产卵期由腹面多格腺分泌丝状蜡结成卵囊。雄若虫也分泌湿蜡,雄蛹的蜡茧薄,表面有浅的凹凸花纹。用雌成虫卵囊、背面蜡壳和雄茧的蜡质作红外光谱分析,它们的谱图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吸收峰群分为5个区域:2900cm-1附近的3个强吸收峰组成的峰群是>CH2和—CH3的特征吸收峰;1800cm-1~1500cm-1之间的吸收峰群是羰基(>C=O)和C=C键的伸缩振动;1500cm-1~1400cm-1区域是>CH2和—CH3基团的吸收峰;1400cm-1~1000cm-1之间为饱和碳链—C—C—C—骨架振动。730cm-1附近为环状化合物的基团吸收峰群。由此确定它们的组成都是长碳链结构的脂肪酸、脂肪醇、烃类、酯类或带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其主要区别在第2、3、4区吸收峰的形式、强度和数量,反映出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雌成虫卵囊蜡质甲酯化后GC/MS检测出7个组分(表1),全部为长链脂肪酸。未经甲酯化的蜡质检测出4类16个组分(表2),可分为长链烃、酸、醇、酯。第一类为饱和长链烃,5个组分,占总组分的38.38%;第二类是长链脂肪酸,包括直链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共6个组分,占31.59%;第三类是直链饱和醇,占2.87%;第四类是酯类化合物,4个组分,占总组分的27.16%。
|
关 键 词: | 半翅目 柑橘真棉蚧 蜡泌物 超微形态 红外光谱特征 化学成分 |
文章编号: | 1000-7482(2006)02-0081-13 |
收稿时间: | 2005-11-01 |
修稿时间: | 2005-11-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分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分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