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晶晶 樊伟 崔珺 许崇华 王泽夫 徐小牛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6,31070588);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416905) |
| |
摘 要: | 为了探讨氮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特点的影响,选择安徽省池州仙寓山常绿阔叶老龄林,设定了4个水平的氮磷添加试验,即对照(CK,0 kg N/hm~2)、低氮(LN,50 kg N/hm~2)、高氮(HN,100 kg N/hm~2)、高氮+磷(HN+P,100 kg N/hm~2+50 kg P/hm~2)。利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不同水平氮磷添加对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MBC)、N(MBN)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BC、MBN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差异性极显著,MBC与MBC/MBN比在氮磷添加后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HN与LN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最高;Mc Intosh、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土层和不同N、P添加水平上都存在差异,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性较为显著。土壤微生物对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碳水类碳源利用率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变化,表层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在不同N、P添加水平上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其他土层分布较为集中,空间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碳水类与羧酸类碳源的利用上。土层与氮、磷添加剂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及功能多样性都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氮处理对表层土壤微生物影响最大。
|
关 键 词: | 氮磷添加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微生物量碳、氮 |
收稿时间: | 2016-11-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