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控制降水梯度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姓名:吴旭东  季波  何建龙  任小玢  俞鸿千  王占军
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防治研究所, 银川 7500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0305);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引才专项)(2018BEB04016);第四批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推举工程项目(TJGC201906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提升项目(NKYP-19-06)
摘    要:探究植物叶功能性状随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揭示干旱区优势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至关重要。以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梯度,分析了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及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叶功能性状变异,以及土壤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特性与响应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HW(增水50%)处理下3个植物LA(叶面积)、LDMC(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大,LW处理(减水50%)下短花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LA、LDMC显著减小,降水处理对短花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SLA(比叶面积)影响不显著,LW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冰草SLA;LW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LNC(叶氮含量)和LPC(叶磷含量);HW显著降低了土壤C、N含量,LW和HW均显著减少了真菌数量,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N显著增加;3种优势植物LA均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通过提高SLA、LNC及LNP来适应干旱生境,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LNC及LNP是表征土壤P、微生物生物量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自我调节养分利用策略来适应C、N、P含量和微生物活性较低的生境,从而决定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关 键 词:荒漠草原  优势种  叶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降水梯度
收稿时间:2020-03-14
修稿时间:2020-12-04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