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PSIM模型分析不同播期和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聂志刚 李广 王钧 董莉霞 雒翠萍 米荣娟 |
| |
作者单位: | 1.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兰州 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兰州 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348);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0B-121);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GAU-STS-2018-12);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发展基金项目(GAU-XKFZJJ-2020-04);甘肃省财政专项(GSCZZ-20160909)资助。 |
| |
摘 要: | 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准确模拟可为调控小麦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1—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村2016—2017年的大田试验数据,基于APSIM模型对旱地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进行模拟,并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播期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播期(早播、正常播、晚播)和4种耕作方式(传统耕作、传统耕作+覆盖、免耕、免耕+覆盖)下,籽粒干物质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57.5~143.1 kg·h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4%~9.9%,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不同播期下,耕作方式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排序均表现为: 免耕+覆盖>传统耕作+覆盖>免耕>传统耕作,免耕+覆盖最有利于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而免耕与传统耕作差异不显著。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均表现为早播好于正常播和晚播,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积累过程最不理想。
|
关 键 词: | 小麦 籽粒 干物质积累 APSIM 作物模型 模拟 |
收稿时间: | 2020-06-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