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工栽培绣球菌的鉴定及其子实体β‐葡聚糖含量的酶法测定
引用本文:廉添添,杨涛,孙军德,黄贤华,董彩虹.人工栽培绣球菌的鉴定及其子实体β‐葡聚糖含量的酶法测定[J].菌物学报,2014,33(2):254-261.
作者姓名:廉添添  杨涛  孙军德  黄贤华  董彩虹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6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66;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10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110001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摘    要:在对中国福建省栽培的绣球菌进行种类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国际通用的酶法测定绣球菌子实体β‐葡聚糖含量,研究了干燥方式对其含量的影响,并与一些常见食药用真菌的β‐葡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栽培绣球菌为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柄部和瓣片部分的β‐葡聚糖含量均超过了40%,柄部的含量显著高于瓣片部分,冻干或烘干对其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广叶绣球菌β‐葡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猴头、香菇、蛹虫草和草原黄蘑菇。

关 键 词:广叶绣球菌  β‐葡聚糖  冷冻干燥  烘干干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菌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菌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