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南岛海菖蒲种群克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作者姓名:蒋凯  高辉  陈小勇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1;2.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1602
基金项目:本文由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30300)资助
摘    要:海草是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的单子叶植物,由海草植物组成的海草床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干扰、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海草床衰退严重.海菖蒲是分布于热带、体型最大的雌雄异株海草,我国位于该物种的分布北缘,本文对其克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海草的保护提供参考.采用4对多态微卫星标记对采自海南岛4个地点的现存海菖蒲种群的样品进行基因型分型.结果表明:海菖蒲种群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与所研究种群处于分布区北缘有关;种群间遗传分化值范围较大(0.073~0.309),这可能是由于分布于不同港湾的种群间距离范围较大以及局域绝灭/再拓殖的遗传漂变效应所致;各种群未发现近期经历种群瓶颈的信号,很可能是由于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已经很低,种群减小未能导致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根据种群遗传特征,提出了重点保护种群的建议,鉴于目前我国海菖蒲等海草快速衰退的局面,应强化海草保护并实施海草床生态恢复.

关 键 词:海菖蒲  微卫星  克隆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收稿时间:2017-08-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