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的三种杓兰属植物与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相关性 |
| |
作者姓名: | 徐玲玲 赵明阳 李菁 李书琪 高丽君 张焱 许静 |
| |
作者单位: | 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植物微生物协同研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5;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植物微生物协同研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5;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汉中723000;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北京100044;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植物微生物协同研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5;广西大学农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广西南宁53000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6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KJXX-44,2017JQ3031);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CXY1531WL18,2017CGWL02) |
| |
摘 要: | 本研究采集了四川黄龙沟沿海拔梯度3 170-3 400m上4个不同杓兰居群中3种杓兰植物根,利用克隆文库方法获得菌根真菌ITS序列,研究同一栖息地(黄龙沟)不同海拔梯度和不同杓兰对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共得到18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14个OTU隶属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为优势类群(99.6%);2个OTU隶属腊壳菌科Sebacinaceae,2个OTU隶属亡革菌科Thelephoraceae。随着海拔升高,西藏杓兰菌根真菌多样性减少,而黄花杓兰和无苞杓兰没有明显变化;海拔对3种杓兰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影响。3种杓兰之间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指示物种互不相同,说明在同一栖息地,杓兰对菌根真菌的偏好性显著影响其菌根真菌群落结构。这些研究结果利于了解环境变化对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菌根真菌与杓兰属植物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
|
关 键 词: | 可操作分类单元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 海拔 |
收稿时间: | 2018-10-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菌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菌物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