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蕨类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作者姓名:陈嘉茜  张玲玲  李炯  温达志  彭诗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3. 江西省吉安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江西 吉安,343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100411)联合资助
摘    要:为探讨蕨类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对福建省亚热带森林林下芒萁和乌毛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碳、氮、磷(C、N、P)含量和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芒萁还是乌毛蕨,地上部分的N、P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而C含量则无显著差异,导致地上部分的C∶N和C∶P均低于地下部分。与乌毛蕨相比,芒萁地上部分的N、P含量更低,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含量、C∶N和C∶P以及N、P含量的变异系数和表型可塑性指数则更高,表明芒萁采取了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和"表现最大化"的策略,而乌毛蕨则选择了较低的养分利用效率和"表现维持"的方式。两种蕨类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N含量与土壤N含量(0~20 cm)均无显著相关。芒萁两个部位的P含量则均与土壤P含量(0~10 cm和10~20 cm)呈显著正相关,乌毛蕨P含量总体上与土壤P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除地下部分的P含量与10~20 cm土层的P含量呈弱的正相关外)。这表明芒萁具有作为亚热带森林土壤P库指示植物的潜力。

关 键 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蕨类植物  植物养分  土壤养分
收稿时间:2014-04-08
修稿时间:2014-05-1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