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MODIS-EVI评估三江源高寒草地的保护成效
引用本文:宋瑞玲,王昊,张迪,吕植,朱子云,张璐,刘炎林,才文公保,吴岚.基于MODIS-EVI评估三江源高寒草地的保护成效[J].生物多样性,2018(2).
作者姓名:宋瑞玲  王昊  张迪  吕植  朱子云  张璐  刘炎林  才文公保  吴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摘    要:三江源是我国生态保护的优先区域。自2005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三江源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和工程,主要目的之一是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本文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和野外实测样方,从草地生物量的角度评估了三江源工程的保护成效,以期为后续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本文使用2000–2016年间在青藏高原248个样地的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和同期的EVI数据,比较了通过EVI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不同建模方法,并从中选择表现最佳的乘幂模型反演了三江源高寒草地的地上生物量,用趋势分析法得出了生物量的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6年间,三江源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面积占62%,显著增加的地方主要在西部和北部,占22%,显著减少的地方则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占16%;2000–2016年间,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年际波动较大,但总趋势不显著;在2012年后,地上生物量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部的草地地上生物量高于内部,使用匹配法比较保护区内外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的情况,结果发现在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的2005–2012年间,三江源保护区内的草地生物量没有显著增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