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刘琨  陈静  张鑫雨  张恩军  舒忠军  龚永良  薛庆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骨科;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四大队
基金项目:南京军区科研基金面上课题(12MA046)
摘    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椎体成形术后再次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且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的诊疗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及基于定量CT测量的骨矿物含量、骨水泥注射占椎体体积的比、骨水泥的分布及骨水泥的渗漏情况。将单椎体骨折且在随访时间内再次新发椎体骨折的患者分为A组,未骨折的患者分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参数的差异,并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87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34.7±17.8个月,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椎体依次为L1(29.1%)、T12(20.8%)及L2(13.5%)。在随访时间内共有32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骨折。252例单椎体骨折患者中,26例(A组)再次发生骨折,226例(B组)未发生骨折。A组骨矿物含量低于B组(P0.001),骨水泥分布较B组差(P0.001),年龄高于B组(P0.001)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34.6%)高于B组(13.7%)(P=0.006),两组在骨水泥占椎体的比、后凸程度、性别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显示骨矿物含量(OR=1.092,P0.001)、年龄(OR=1.091,P0.001)及骨水泥渗漏(OR=1.200,P=0.002)均是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水泥的均匀分布是保护因素(OR=0.922,P0.001)。结论:年龄较大且骨质较差的患者容易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在行椎体成形术过程中应尽量使骨水泥均匀分布并避免骨水泥的渗漏。

关 键 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再次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收稿时间:2018-04-19
修稿时间:2018-05-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