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生态空间中现存建设用地与耕地退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以昆山市为例 |
| |
作者姓名: | 陶芹 吴业 陶宇 陈公太 欧维新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水生态服务响应机制及调控研究项目(41971230);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202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KJQN201847) |
| |
摘 要: | 如何管控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等国土重要生态空间中的存量建设用地和耕地,是目前业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而是否该退出、怎么退出、有何影响,则是值得学界重点探讨的科学问题。以昆山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景观连通性"框架识别其国土重要生态空间,在分析重要生态空间与其现存建设用地、耕地的冲突特征及影响因素基础上,多情景模拟并评估重要生态空间中耕地和建设用地不同退出方式下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特征。研究表明:(1)占全域不足1/4的重要生态空间中,现存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水域周边,且以耕地占用冲突为主。(2)重要生态空间中耕地和建设用地退出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特征,整体上生态保护情景能够有效地缓解服务间的权衡关系,但过度生态保护并不是最合适的;需权衡好不同国家既有政策之间关系,在保护中要避免"一刀切"问题。此外,研究尝试探讨了重要生态空间中现存用地斑块退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未来还可就围绕退出斑块的面积阈值、空间配置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响应规律展开深化研究。
|
关 键 词: | 国土重要生态空间 耕地与建设用地退出 情景模拟 生态系统服务响应 昆山市 |
收稿时间: | 2021-08-17 |
修稿时间: | 2022-04-22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