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植物叶片性状对模拟降水变化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王常顺 吕汪汪 孙建平 周阳 姜丽丽 李博文 阿旺 张苏人 夏露 王奇 斯确多吉 贺金生 汪诗平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101;呼伦贝尔学院, 呼伦贝尔 021008;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94;西藏大学理学院, 拉萨 85000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 北京 10010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24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750) |
| |
摘 要: | 降水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植物叶片性状特别是叶脉特征对降水变化非常敏感,然而高寒植物叶片性状特征如何响应降水变化还知之较少。采用集雨棚模拟增减50%降水的条件,以高寒草甸8种主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变化对叶片的叶脉率、叶脉密度、叶片大小、比叶质量、叶片总有机碳含量、叶片全氮含量、叶片碳同位素相对含量和碳氮比等叶片性状的影响。发现增水显著增加了植物的叶片大小、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叶脉密度;而减水显著降低了叶片大小、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植物叶片性状各指标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协同变化和相互制约。不同水分生态类型的植物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中生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大小和减少叶脉密度积极应对降水的增加,矮生嵩草的叶片大小分别增加了200.3%,叶脉密度减小了17.5%,而旱中生植物通过减少叶片大小和增加叶脉密度应对降水的减少,垂穗披碱草和异针茅的叶片大小分别减少54.9%和30.7%,其叶脉密度分别增加25%和22.4%。羽状叶脉植物增加叶脉密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以适应增水条件,花苜蓿、异叶米口袋的叶脉密度的增加了7.8%和4.0%,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增加2.5%和3.3%,但增水条件下平行叶脉植物的叶脉密度不变或降低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保持不变;减水增加了平行叶脉植物叶脉密度并减低了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异针茅的叶脉密度增加了22.4%,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减小2.9%,而对羽状叶脉植物的叶脉密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减少或不变。植物叶片性状对增水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对减水的敏感性,增水的效应约为减水的2倍;叶片大小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其它叶片性状,约为其它叶片性状的10倍。因此,植物在应对短期降水变化时,植物形态可塑性的作用凸显,放大或缩小叶片大小是植物应对降水变化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不同水分生态类型和叶脉类型植物可塑性的方向存在显著差异。
|
关 键 词: | 气候变化 高寒草甸 模拟降水 植物叶片性状 叶脉特征 协同响应 |
收稿时间: | 2020-12-25 |
修稿时间: | 2021-06-22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