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轮记录的贺兰山区近百年来的干旱事件 |
| |
作者姓名: | 张永香 勾晓华 胡文东 彭剑峰 刘普幸 |
| |
作者单位: | 兰州大学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永香),兰州大学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 兰州730000
(勾晓华,彭剑峰),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文东),兰州大学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 宁夏银川750002(刘普幸) |
| |
基金项目: | 基础研究重点规划资助项目(G2000048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01049,4012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项目(40421101)~~ |
| |
摘 要: | 利用采自东亚夏季风最北缘、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贺兰山区的树轮样芯,建立了贺兰山地区最近93年来的树轮宽度年表。与气象观测记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是限制贺兰山区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其中5~7月份的降水与树轮宽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22(通过95%的信度检验)。在贺兰山的树轮宽度记录中有两个主要的低生长期即20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这两个低生长期均与该区域的干旱事件相对应。通过分析还发现在干旱事件中不仅出现低降水而且同时与高气温相伴。也就是说在干旱时期内,高温和低降水的水热组合对树木影响十分显著,从而由单纯降水减少变为一种低降水高蒸发的环境,加剧了气候的干旱程度从而使树木生长出现低的生长期,形成窄轮。这种水热组合引起树轮宽度的变化对于理解过去干旱事件及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 树轮宽度记录 贺兰山 干旱事件 低生长期 |
文章编号: | 1000-0933(2005)08-2020-06 |
收稿时间: | 2004-05-21 |
修稿时间: | 2004-05-212005-03-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