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 |
| |
作者姓名: | 田超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155,U2006212,U1906219)资助; |
| |
摘 要: |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的降水来源、形成及影响机制,利用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别是δ17O、17O-excess,以及气团轨迹模型HYSPLIT,研究黄河三角洲东营地区5—10月不同时间尺度及降水强度[(<5、5~10、10~25、25~50、>50 mm·d-1)]的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结果表明:5—10月降水同位素的变化范围较大,旱季降水的同位素变化范围小于雨季,且比雨季富集。降水强度<5 mm·d-1的降水,δ′18O[δ′18O=ln(δ18O+1)]与δ′17O[δ′17O=ln(δ17O+1)]的降水线斜率最小,为0.5211,降水易受水汽源地蒸发作用的影响;10 mm·d-1≤降水强度<25 mm·d-1时,斜率最大,为0.5268。对于0~50 mm·d-1...
|
关 键 词: | δ2H δ18O δ17O d-excess 17O-excess 水汽来源 黄河三角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