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时空分布及重叠性
引用本文:刘伟,李旭琴,李忠伦,李英,油志远,蒋勇,阮光华,鲁碧耕,杨楠.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时空分布及重叠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3(6):1630-1638.
作者姓名:刘伟  李旭琴  李忠伦  李英  油志远  蒋勇  阮光华  鲁碧耕  杨楠
作者单位:1.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3. 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林业局;4.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5.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N2023039)资助;
摘    要:明确同域近缘物种在时空生态位上的分布格局及重叠性关系,对理解物种行为和多物种栖息地的整合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2021年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对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级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时空分布开展研究。基于2016—2021年红外相机获得的72个中华斑羚和108个中华鬣羚分布点位,结合可能影响其空间分布的12个重要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贡嘎山保护区内的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基于2012—2021年1312条中华斑羚和1889条中华鬣羚的有效红外相机记录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原理测算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日活动节律,了解两物种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布格局及重叠性。结果表明: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适宜栖息地分别为731.95和1220.46 km2,分布区重叠面积为697.17 km2,且主要环境因子对两物种栖息地选择具有相似影响。两物种的日活动高峰均出现在清晨和黄昏,但两物种对晨昏时间段的利用区间和强度存在差异,中华鬣羚的早、晚活动高峰分别先于和迟于中华斑羚,且对...

关 键 词:中华斑羚  中华鬣羚  MaxEnt  同域近缘物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