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MRS在定性诊断乙肝后早期肝硬化中的初步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张艺军 郭玉峰 周怀琪 雷军强 |
| |
作者单位: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兰州,730000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图像特点,旨在探讨~1HMRS成像技术诊断慢乙肝后早期肝硬化的可行性,为早期肝硬化的定性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首先,筛选出15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慢乙肝后早期肝硬化患者,并将15例患者依据肝穿结果分为S2期、S3期和S4期三组;然后,对15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慢乙肝后肝硬化组患者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三平面定位,横断面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于T2WI上选取感兴趣区进行单体素氢质子波谱扫描,分别采集各化合物峰,通过GE公司波谱分析软件校正,测量各波峰峰值和峰下面积,分析正常组和病例组各波峰和峰下面积变化特征。结果:正常组均得到谷氨酸和谷氨酰氨复合物(glumatic acid andglutamylamnnia complex,Glx)峰与胆碱/磷酸肌酸(choline/phosphoric creatine acid,Cho/Pcr)峰,病例组除上述两峰外,还得到乳酸(Lacrate,Lac)峰和脂质(Lipid,Lip)峰。经统计学分析正常组与病例组Glx、Cho/Pcr峰值及峰下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而Lac、Lip峰值及峰下面积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内的S2、S3及S4期三组各自的Glx、Cho/Pcr、Lac、Lip峰值及峰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创伤性定性检测慢乙肝后早期肝硬化的方法。
|
关 键 词: | 磁共振成像 波谱学 早期肝硬化 |
文章编号: | 1673-6273(2007)07-1061-03 |
修稿时间: | 2007-04-062007-04-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