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千家寨野生型茶树与栽培型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
引用本文:侯孟月,王菲,陈铭,程小毛,罗雯,黄晓霞.千家寨野生型茶树与栽培型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J].生态学杂志,2023(5):1074-1082.
作者姓名:侯孟月  王菲  陈铭  程小毛  罗雯  黄晓霞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31760197);
摘    要:以云南省镇沅县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大理茶种)、栽培型古茶树(阿萨姆种)和栽培型台地茶(阿萨姆种)为研究材料,对叶片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古茶树叶片厚度、叶肉厚度、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以及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碳含量等指标的值较大;而栽培型古茶树叶片的氮、磷元素含量较高,与野生型古茶树相比,叶片厚度、叶肉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且两种古茶树叶片解剖学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变异性;栽培型台地茶叶片水分状况和光合产物的运输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和主脉突起度等指标相对较大;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且叶片、叶肉以及海绵组织都较厚,推测二者叶片内含物更丰富,更有利于成品茶条索的完整度和耐泡度的提升,适合制作优质普洱茶;栽培型台地茶叶片薄且生长快,更有助于高产、旺产,适宜制作中高档或大宗茶类。研究结果可为解析古茶树和台地茶的成茶品质差异及野生古茶树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野生型茶树  栽培型茶树  解剖结构  生理特性  营养元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