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木本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引用本文:宋厚娟,叶吉,师帅,张昭臣,匡旭,邢丁亮,原作强,蔺菲,蔡成军,王绪高,郝占庆.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木本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应用生态学报,2014(5).
作者姓名:宋厚娟  叶吉  师帅  张昭臣  匡旭  邢丁亮  原作强  蔺菲  蔡成军  王绪高  郝占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磐石市官马林场;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88,31100447)资助
摘    要: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植被,长白山区是阔叶红松林的核心分布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目前天然阔叶红松林只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残留了一些面积不等的片段.为比较分析阔叶红松林在不同分布区的异同,以广义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为研究对象,依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 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12年在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辽宁东部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分别建立了3个固定样地,对6个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调查.结果表明:6个样地共记录到木本植物69种,隶属于24科42属,其中槭树科为6个样地物种最丰富的科,区系组成均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同时混有亚热带成分;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看,各样地优势种明显;6个样地所有独立个体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但各样地不同径级个体比例有很大差异,表明6个样地群落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各样地中重要值位于前3位物种的径级结构可分为倒"J"型、"L"型、单峰型和偏峰型4种类型;各样地主要树种随物种、径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同一物种在不同样地的分布格局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 键 词:长白山区  阔叶红松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