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日间行为模式与年龄和集群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王凯 杨晓君 赵健林 余红忠 闵龙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3.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林业局保护办,云南,香格里拉,6744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两部之光联合学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要湿地物种资源监测技术与示范课题,国际鹤类基金会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云南省西北部纳帕海,采用路线调查结合瞬时扫描行为取样法,对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的时间分配及其与年龄、集群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说明,黑颈鹤越冬活动主要是以觅食为主,占日间时间的(76.81±9.1)%。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行为的节律性较为明显,具有适应高寒气候的特点。集群形式对成鹤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集群和家庭中活动的成鹤在觅食、警戒和争斗中存在显著差异(F1,76= 0.27、0.77, U= 279, P= 0.001—0.000)。年龄是影响鹤群行为的因素之一。幼鹤相比成鹤有较多的觅食时间和休息时间,警戒行为比例较低(F1,76= 0.04—2.59, U= 188—299, P= 0.006—0.000),且不受集群形式的影响。随着越冬期间的早、中、晚3个时期的环境变化,黑颈鹤的时间分配有显著变化(F2,36= 4.63—26.54, 61539;22= 5.29—13.68, P= 0.0016—0.000)。不同越冬地的黑颈鹤行为存在差异。气候、食物资源和人为影响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
关 键 词: | 云南 纳帕海 黑颈鹤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年龄 集群 |
收稿时间: | 2008-08-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下载全文 |
|